“叔,您在耕地的时候,遇到鸟窝或者幼鸟及时联系我们……”6月24日,在渭河河堤路西安市临潼区新丰段沿线,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网格员李杰和同事叮嘱正在田间进行作业的群众注意保护野生动物。

图说: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网格员操控无人机巡查。
渭河临潼段全长40.8公里,平均宽度2公里,属渭河流经西安各区县最长段。随着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这里都会吸引众多珍稀鸟类驻足觅食,其中包括白天鹅、白鹭、大雁、琵鹭等多种珍稀鸟类。
“夏天是苍鹭、白鹭等夏候鸟的繁殖关键期。河滩湿地上,鸟鸣声此起彼伏。”连日来,李杰和同事每天都会操控无人机对该段河道及滩涂进行全方位巡查。
“过去我们巡查只能靠步行,一天下来顶多巡几个重点区域。现在,无人机一小时就能覆盖整个区域,高效且不留死角。”李杰说。
近年来,临潼区启动渭河境内段区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作,陆续实施了堤防除险、河道疏浚、滩地整理、生态修复、景观打造、文化传承等系列工程,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
为了保护好这片天然的水域,临潼区不断寻求以新的科技手段提升保护效率。无人机的使用大幅提升了对渭河生态的监控能力,通过高空视角,网格员更容易观察到非法捕捞、水污染行为及野生动物的异常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环境问题。
“渭河临潼段是鸟类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我们构建‘无人机巡查+地面巡查’体系,一旦发现乱捕乱猎等行为立即开展调查,有效遏制‘拉网捕鸟’等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全方位守护鸟类生存空间。”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林业科科长王强说。
除了监控与巡查外,临潼区还加大宣传力度。
当天,在临潼区仁宗街道房岩村硕田溪谷农家乐,街道秦保干部赵云刚和姚肖雄正对后厨进行重点检查。
“我们不定期向山区群众和市民游客发放保护鸟类的知识手册,倡导大家认识到保护候鸟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保护候鸟的志愿活动中来。”赵云刚介绍,除了向商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提醒严禁采购、加工经营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外,他们还在辖区15家农家乐、民宿等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提醒警示,公开举报电话,提醒广大消费者禁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各类野味。
临潼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潼区将深入挖掘秦岭生态人文价值,不断提升秦岭保护整体效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通讯员 王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