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大会战略合作伙伴,南方电网公司以“大瓦特,让每一度电都有 AI”为主题设立专属展厅,同期举办“AI+”电力创新发展论坛,并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多项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南方电网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受访者供图)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表示:“电力系统作为高度自动化的工业控制系统,已具备较强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推动电网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加速演进。”他以“大瓦特・驭电”模型为例进一步说明:“这款电力系统智能仿真专业大模型,能在1小时内完成全年至少8760个运行方式的仿真计算,相比传统方法效率提升30倍以上,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核心支撑。”
在展厅现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变电站巡检机器狗“吠云”、水下电缆检修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引人注目,龙云介绍:“这些设备不仅替代人工完成高空、涉电、密闭空间等危险作业,还将巡检效率提升近80倍,成为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生动实践。”
在技术底座建设方面,南方电网构建起“算力-数据-模型”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为人工智能在电力行业的规模化应用筑牢根基。算力方面,联合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建成近 800PFLOPS规模的国产算力集群,实现多元异构算力的统一调度,助力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数据层面,打造超200TB的行业高质量样本库,建成通过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的可信数据空间,开放160余项电力数据及气象、遥感等外部数据,形成 30 余个典型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国家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实践路径;模型体系上,“大瓦特”家族已包含2个基础大模型、7个业务域大模型、10个场景大模型及340个小模型,年调用量达23.4亿次。
电力市场领域,“天权”求解器30分钟内可完成230万个出清变量的最优求解,计算性能较国际主流产品提升14%,支撑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连续结算试运行“零故障”,助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新能源消纳方面,通过“AI+气象”融合技术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尺度的秒级供需匹配,今年以来新能源消纳率稳定在97%;民生服务端,智能客服处理90%的客户需求,“平安白云”APP通过用电模式分析使城中村故障复电时长缩短43%,车网互动试验吸引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实现电网调峰与用户收益双赢。
产业生态构建成为本次展示的重点,体现了“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行业共识。南方电网数研院副总经理索智鑫介绍:“可信数据空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通过‘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机制,我们已与西电集团等设备厂商实现数据共享,显著提升了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大幅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他强调:“人工智能在能源行业的落地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必须构建产业共同体,通过共建共享打破资源、技术、信息壁垒。”
据介绍,目前,南方电网牵头成立的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已链接超500家生态伙伴,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实现亿级终端互联互通,开放原子电鸿开源社区汇聚全产业链创新力量,正在筹备的电碳联合服务公司计划年底建成20个零碳示范项目,推动“电碳算”协同发展,为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营造了良好生态。